服务通讯 【丹灶-耆老同乐】预防登革热,齐学习齐参与,共建健康文明社区2019-04-11 17:16:00 浏览:480次
“年年岁岁蚊相似,岁岁年年疫相同。” 夏季正值登革热病高发季节,为了降低患病风险,提高人们对登革热的防护意识,有效防止登革热疫情的蔓延,营造健康文明村居,4月11日上午,新农社区居委会、新农幼儿园联合博睿社工开展了预防和控制登革热宣教讲座,此次讲座得到了丹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邀请了防保科主任担任本次健康讲座的讲师。 在讲座过程中,张主任结合生活中的图片向在场的爸爸妈妈爷爷嫲嫲详细介绍了登革热的病理病因、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疾病危害性等知识,并重点介绍了预防登革热的个人防护措施和护理措施,如及时清理花盆、轮胎等积水、消除蚊蝇孳生环境等,搞好家居及邻里卫生,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 在场各位群众都很认真听张主任讲解,也认真查看预防登革热的宣传小册子,对于重要的知识还用手机拍下来回家教育孩子们。社区长者还提出了自己对登革热的一些疑问,张主任耐心的讲解居民的问题。 张主任还通过问答环节来加深大家对登革热知识的了解,被问到的家长都能表达出自己对登革热的了解和讲出相关的预防方法,分享了参与本次宣教讲座的感受和学习心得,认真写下了参与活动的建议。证明大家今日真是学到和记到知识了。 社区党员志愿者对参与群众每人派发一盒灭蚊条让家长带回去,叮嘱大家必须正确做好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方式,将预防登革热的知识传播到家,人人受益、家家共享。 通过此次宣教讲座,社区群众认识了登革热的相关知识和预防登革热的方法,提高了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为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保障。 当前正是登革热病毒的高发期,请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做好清除积水、防止蚊子叮咬等预防措施,杜绝登革热的出现。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与村居环境,需要大家共同付出实际行动,一起努力做好防治工作。 没来现场听讲座的居民群众,可以查看以下知识学习充电: 登革热蚊子在哪里繁殖? 登革热蚊子喜欢在长期积水又静止的积水滩、静水、水坑、花盆、桶、油漆罐等繁殖。 ☞常见有室内外废弃的积水缸罐、竹林中的竹筒、树洞、椰子壳、废旧轮胎、腌菜陶瓷器皿等。 ★蚊子一般在孳生地附近50至100米范围活动,因此,在其活动高峰时段,处于其孳生地周围100米范围内较易被叮咬。 登革热的症状 【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 登革热的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天都具有传染性。 ★ 一部分人感染登革病毒后,病毒在血液中存在但不发病,即隐性感染,但是同样能通过伊蚊将病毒传给其他人。 登革热预防措施 在家tips ☑ 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 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 避免在伊蚊(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 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包括家居环境和周边自然环境,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水缸、废弃罐子的积水。 ☑ 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3-5天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外出tips ☑ 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活动高发期,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外出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 外出野营露宿搭帐篷时,要注意清除杂草、杂物,注意附近的污水,远离瓦罐、树洞等隐蔽位置,在用蚊帐的同时,周围喷洒驱蚊药剂。 ☑ 如到登革热流行地区,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如果“不幸”被叮咬, 出现疑似登革热的症状, 记得要及时就医哦! 上一a篇:【丹灶-耆老同乐】“健康养生、从..
|